系统用例永远都是1个与最小可交付有没有冲突

jeri 2024-4-24 12:04

《系统用例多少个为好?1个!》

潘老师,每个迭代周期需要关注的系统用例永远都是1个,这个与产品最小可用或最小可交付有没有冲突,还是说这是两回事,与是否能交付无关。

还有这个:需要根据愿景来判断应该先实现哪个用例,然后观察改进的结果。

实现了这个用例,可能无法交付,即有最小交付集合,如并多多,通过愿景找到最需要改进的点,但仍需要有退货,商品上架等用例,产品才能交付。

UMLChina潘加宇

首先,这里面最要命的,就是我们做需求的时候,不能先设想一个答案,然后再根据答案去“探索需求”,那就使得所做的工作没有意义了。

这种犯错有时候是比较隐秘的,例如,看到某个业务流程时,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目标系统应该涉及流程中的每一步。

例如问题中的“如并多多……但仍需要有退货,商品上架等用例,产品才能交付”,下意识我们会这样想,觉得这些内容目标系统都应该涉及。

但这中间有一个付款的步骤,目前它的服务经常是由另外的系统提供的,我们并没有觉得不妥,反而下意识地跳过去了。

同理,目标系统也可以跳过其他步骤,例如只做一个“购买”的用例,业务流程的其他步骤仍然通过原有的人脑系统或电脑系统完成。

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,有厂商精研“购买”方面的学问,只做这一点,但这一点是做得全世界最好的。

同样,这里也要提防先入为主,认为精研某个环节一定要先精研“购买”。实际上,也可以直接精研“退货”。

排除了“先预想答案再去套问题”的错误后,剩下的实事求是就可以了。

如果目标系统只提供“购买”(也可以换成 “退货”)用例,业务流程的其他步骤仍然通过原有的人脑系统或电脑系统完成,这样可以满足老大的愿景,那就是1个。

如果老大觉得目标系统和其他系统协作不流畅(很常见),带来了各种麻烦,可能需要把业务流程的其他步骤也通过目标系统完才能解决,那就有其他的用例。

如果以上描述的业务流程步骤都改进了,老大有更多的愿景,那就有更多。

或者,开发团队认为这个老大已经不能榨出油水,要放弃这个老大,思考方法也没有变化。

关于“最小可行产品”,我发过一个视频评点:

NVP最小可行产品图片的谬误-哔哩哔哩


weixinpanjiayu2